離職報表畫好了、圖也畫得很清楚
但你拿給主管,對方只說一句:「嗯,我知道了」,然後—就沒有然後了
你心想:「接下來呢? 都沒動作嗎?」
📌 真正缺的不是報表,而是—讓資料說話,引導行動的能力!
我花了多年HR資料產出,反覆嘗試、失敗、再優化後,終於整理出這套:
現象 → 解釋 → 推論 → 解方 → 新問題
1️⃣ 現象(事實)
例如:「新人在試用期內離職的比例,遠高於其他層級」
📌這是報表看得出來的現象,也是最基礎的一層
2️⃣ 解釋(推論假設)
這層是你根據HR腦袋,判斷背後可能的成因:
「目前 onboarding 訓練設計偏重流程與制度導讀,沒有對工作現場的實際支援,加上主管忙碌無暇指導新人」
📌 這是HR結合經驗與觀察的初步解讀
3️⃣ 推論(背後原因)
這層不能只有資料,要引導出「影響因素」,我會從兩個構面分析:
🔍 內部構面:組織、管理、人、制度
🔍 外部構面:產業環境、人才市場
4️⃣ 解方(有什麼HR對策)
提出具體、策略性的建議,而不是「再發一份離職報表」:
🔍 善用八大不可思議架構
「建議優化 onboarding 訓練,加入實務任務教練機制;建立試用期觀察機制與新人指導手冊」
📌不再只是交出一份報表,而是帶出HR策略力。
5️⃣ 新問題(延伸提問)
除了新人,其他職等是否也有穩定度問題?
📌讓資料驅動更多問題、帶出更多行動
小結:
🔹畫得出圖,是入門
🔹 說得出原因,是進階
🔹 給予建議、引導行動、提出新問題,才是HR data-driven的關鍵能力
這套五層引導法是我親自淬鍊的核心方法論
HR 資料分析的「最後一哩路」:從資料看得懂 → 說得出 → 帶出行動
當然,每一層背後都有更深入的思考模型與引導技巧
就讓我保留暗樁,即將開設的實體公開班中,將會傳授我的十八般武藝給你們

